《档案北京卫视》档案里的中国 揭秘殷墟(下)——千年汉字贯古今 剧情介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9-09 浏览次数:0
2014年北京卫视《档案》系列,那一集《揭秘殷墟(下)——千年汉字贯古今》,可真让人着迷。它不是简单地介绍殷墟的考古发现,而是聚焦在一个更精彩的线索——甲骨文。节目把镜头对准了19世纪末,法国学者在殷墟发掘出大量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就是甲骨文。一开始,人们对这些符号的含义一无所知,像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刻痕。节目里穿插了一位名叫李济的学者的故事,他是中国第一位系统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那年代,西方学者对甲骨文的研究方向是把它当作一种与众不同的宗教符号来解读,而李济却坚信它们是古老的汉字!他持之以恒,一方面通过翻译这些甲骨文,来还原当时商朝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又不断尝试将甲骨文与已知的汉字进行比较,试图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节目通过纪录片风格的拍摄,还原了李济在破译甲骨文过程中的艰辛。他像一位侦探,一点一点地梳理线索,从字形的相似性、结构,到其所代表的意义,一点一点地进行推敲和验证。他的研究遭到了很多质疑,甚至被认为是异想天开,但李济并没有放弃,他知道自己掌握着一条通往中华文明源头的重要线索。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验证,甲骨文被确认为最早的汉字!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空白,更让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节目在展现学术探索过程的同时,也着重讲述了甲骨文对于中国文字发展,以及中华文明传承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它就像一扇古老的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商朝的社会面貌,更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