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北京卫视》逢五而兴 追光世界电影130周年(中) 剧情介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9-09   浏览次数:0
2014年北京卫视的《档案》系列,那期“五而兴·追光世界电影130周年(中)”,讲的可不是一般的电影历史,而是聚焦于中国电影早期被遗忘的英雄群像,特别令人动容的是他们对国家与民族的贡献。故事的开篇,把我们带回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一个光怪陆离、充满机遇的年代。那是一个电影飞速发展的时期,但那时候的电影人,可不是仅仅为了娱乐大众。他们深知电影的强大力量,视之为传播爱国思想、凝聚民族精神的工具。节目聚焦了“光明照社”和“天一公司”这两家早期的电影制作机构。他们和他们的创办者,周培源、沈西麟,以及一大批默默无闻的摄制人员、演员、译员,共同制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的影片。比如《狂人日记》、《渔光曲》,这些影片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甚至引发了轰动。节目挖掘了这些电影人在极端困境下的努力。他们受雇于日本公司,被迫制作商业片,但偷偷地,在影片中加入爱国主义的暗示,甚至是隐晦的抗议。这需要极高的智慧和勇气,稍有不慎就会触及红线。更让人动情的是,很多电影人为了抵抗侵略,甚至倾家荡产地投身抗日事业,将自己拥有的设备和资金全部捐献给抗战前线。他们用镜头记录下战争的残酷,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节目并没有过多渲染他们的悲壮,而是通过大量的珍贵影像资料和访谈,让我们看到了他们风采和奉献。他们不是明星,是电影时代的弄潮儿,用自己的才华和生命,为国家的未来默默耕耘,他们的故事,被历史尘封太久,这期《档案》让这个被遗忘的英雄群像,重新站在了聚光灯下。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牺牲和奉献的故事,也是一个被历史遗忘的中国电影人的故事。
评论列表
还可以输入200
按点赞 按最新
什么都没有
搜索历史
删除
热门搜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暂无播放记录
    统计代码